上一篇提及了媒體對政治人物的影響,不但在選舉時刻的大量曝光宣傳,經營社交媒體、上電視節目以及平面設計的宣傳等都成為了政治人物日常需要照顧的各方面。我們在Youtube上的印象都會是某個「人物」的形象,而不是政黨的形象,因而政黨認同的衰退有一部份的原因是由我們過於專注在人。
在大量數位媒體的衝擊下,我們似乎也失去了與足夠的時間去吸收各方面的資訊。因而反思為何出現「政治網紅化」,也是為了符合我們現代人的需要,在民主體制上,讓更多人能夠接觸到政治,看似總比起政治冷感來得合適。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曾說:「你可以討厭我,也可以不要投票給我,沒問題,但是麻煩,必須了解我。」雖然立場不同人可能會反感,但這的確是我們需要負上的責任。
在近日的總統大選,是台灣踏入2020年首要的重大的事件。原本是對政治議題之間的對決,發展下來更像是蔡英文與韓國瑜的形象交鋒。在政綱上,在政治數位轉型與AI、區塊鏈、5G投資的議題上各黨也是有著一定的共識。然而能源問題與對中國的態度則出現嚴重分歧,而「發大財」與「南向政策」則間接地塑造出對中國不同的態度。因此在政黨的政綱逐漸走向單一化的時候,候選人們的形象更是被聚光燈投射。個人的喜好與既有的不滿,構成了對評鑑候選人們的指標。
從19世紀以報紙作宣傳,到30年代的電台、80、90年代的電視,到社交群體的興起,都是每個時代的選舉宣傳要點,而現在在全球更爆發著新媒體的趨勢,我們所說的網紅政治化其實已充滿普遍性。以美國總統奧巴馬的前例來看,領袖在鏡頭前所展現的,除了要有具個人魅力之外,決策能力也是選民的考慮因素,而且表現著頭腦冷靜與關懷大眾的氣場更是對領袖的刻板印象。民主的進步與媒體的發展也有著必然的關係。
賓州大學政治系教授Diana Mutz於2015年出版的新書《打臉政治學》,分別說明鏡頭特寫候選人的臉部,後果雖不會令民眾更喜愛原支持的候選人,但卻更討厭對方候選人,令民意更兩極化。可見媒體的操作方式對政治偏好有著關聯性。
蔡英文在選戰的技巧的確技高一籌,主攻年青人的選票之餘,更塑造出與大陸打對台的意識形態。在Youtube上更經營了自己的頻道,至今已累積了32萬的訂閱人數,臉書粉絲人數更高達220萬,對政治人物而言已經是無可挑剔的良好成績。時事、關鍵議題、「接地氣」的形象讓她成為年青人較為支持的對象,在娛樂與政治之間平衡的拿捏是蔡成功的關鍵。
韓國瑜常被與美國總統Donald Trump比較,兩人雖背景出身有著極大差距,但同樣在媒體上常發表不少驚人的言論,而且帶著強烈的情緒。這樣的宣傳手法看似毫無根據,卻的確實現了個人魅力是吸引民眾的關鍵,「發大財」與「征服宇宙」也得到強烈迴響。韓國瑜以庶民的語調,也運用大量的比喻製造不少話語記憶點。
由冷靜到情緒強烈的言論,隨時代背景也反映民眾對政治審視的不同需求。但無容置疑,即使是政治人物利用新媒體帶來的資訊高度流通性已是普世做法,而新政治公關舉動也有著顯著的成效。
但新舊媒體之間的分別最異著的應該是速度、互動性、連結性與自主性。而不是顏色之別。在5G時代的來臨,傳統媒體將會受到資訊更新速度的困境,單靠新聞與電視的報導難以對抗面對自媒體的發展。
但過度的自主性令我們對資訊的選擇落在演算法的操控,因此更易形成世代分裂與同溫層的現象。新媒體被視為青年人的發聲代表,舊媒體則是被政治操控的醜角,更被附上紅媒、藍媒、綠媒等的標籤。我們只會看到自己想的資訊,但我們能否發掘出我們應看的資訊則是對自己的考驗。
我們往往認為立場不一的人的是受著甜言蜜語的支配,可能只是每個人早就有既定的資訊偏好。此現象應該解釋為民眾對民主體制社會的公民意識未完全成熟,還是應說令多數人重新「接觸」政治已經是民主社會的成就,這種潮流的好壞仍過早定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