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號人物專訪 — 吳沛燊】從電機到醫學,跨足資料科學的吳沛燊,改變藥物順從性提升醫療效果

【第十三號人物專訪 — 吳沛燊】從電機到醫學,跨足資料科學的吳沛燊,改變藥物順從性提升醫療效果

陳彥如

陳敬彥

創新人物誌,全文共長 2300 多字,文字閱讀時間約十五分鐘。適合在一個寧靜的午後、睡前的省思與獨處的時間裡,跟講者做個簡單的閱讀互動。本文附上人物專欄另有專訪影片紀錄提供於原文下方。如果你有完整的半個小時,歡迎搭配茶水、坐在桌前聽聽人物故事,喜歡的話拍個手、留言回饋讓故事發聲。


吳沛燊,畢業於台大醫學系,是一名資料科學家,同時也是個馬拉松、健身的愛好者。從電機系跨進醫學系,後來成為一名台大醫院復健科醫師。又在人生道路上變換跑道,從醫療走進資料科學的世界,因為他發現醫院整理病歷資料的系統繁瑣、耗時,而且都是些細瑣的事情,一旦錯了就必須重新來過,反而沒心力花在照顧病人身上。於是他開始自己寫系統,將醫院的資料自動化。

「認為自己是 33% 復健科醫師 + 33% 數據統計阿宅 + 33% 馬拉松 42K/TRX健身愛好者 + 1% 無限可能」| 圖片來源:火力創新

面對選擇題,需要有個「不會變的理由」可以支撐著我的決定

吳醫師原本選擇的科系是電機系,大二時才轉到醫學系,這中間的理由沒什麼答案,就只是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在那個年紀裡,別人的聲音、別人的建議,大概就是選擇的動力吧!別人怎麼說,就怎麼做。不過因為選擇,後來他發現了一些工作上的好處,「跨領域」這件事情,讓他與純醫學系的同學想法與思考的出發點上有了差異。

走入醫學的領域,真的有些不適應,醫學系需要的是大量記憶,各種名詞、各種病名;電機系則多為推演如何運作,算是邏輯歸納型的,有時候他也會感到有些挫折。不過進入實習後,對於這種總是在「記憶力大考驗」的想法有了些改變。在進入臨床後,實際面對病人問題時,會自動連結學過的片段知識,便能更有效的串起這些記憶,並找出了努力的價值。醫學系的學生,實習、畢業完就直接到了人生選擇的重要關口,被逼著一夕之間成長。吳醫生原本想選擇急診、內外科。在迷茫的時刻,他思考著一件事,什麼東西我確定它不會變?台灣人口結構、老化這件事不會變!所以吳醫師最後選擇了復健科。

 
「找一個值得投入的事情,用心去堆疊、累積,替自己找出價值」| 圖片來源:火力創新

「藥物順從性」從來都是臨床人員的痛點,不是病人

內外科,像打電動一樣,需要快速地反應去做選擇,也很快就能看到成果,獲得成就感較大。復健科則是一個團隊,需要長時間的付出。相較於其他科的治療過程,復健科真的不是短時間就能立竿見影、有驚人成效的。就拿中風的例子來說好了,只能從症狀上慢慢地去改善,這和一個手術就能大幅好轉的病相較之下,成就感就差了非常多。與其說看見了復健科穩定的市場,不如說因為那時還不夠了解,在外面看跟真的進入領域是有落差的。

不過,說到吳醫師,就不能不談談「藥物順從性」。其實並非只有藥物,只是這是比較常見的,醫囑也是其一。復健科醫師做實際執行上,相對做的沒有那麼多,但是其中奧妙在於與病人的溝通,要怎麼說才能讓病人接受,更重要的是怎麼讓病人得到回饋。復健科醫生的工作到底是什麼?是給病人適當的回饋,讓病人知道自己是有在成長的,讓他們有動力。復健過程漫長,要讓病人看見自己的進步,激勵病人才有持續復健的動機。

CODE 學著學著就變成興趣愛好,從此進資料科學的世界

從醫療走進資料科學的世界,工作跨領域的想法來自於對繁雜、重複性高的臨床業務感到疲乏。這件事要花很多時間 key 病人資料、整理、更新。吳醫師思考著為什麼重複的東西要重複地做?input、output 為什麼只能是非線性?那又該如何達到不是非線性,矽谷有位 Andrew list 提出四點:人力、資本、程式、自媒體。但前兩項不是一般人都有的,若從後兩個角度去切入,code 是可以自學的、自媒體的成本低,相對來說是比較可行的。這樣能有效的優化工作,不但節省時間,更重要的是還能提早下班。

傳統醫院數據通常用在物流、病歷紀錄、研究、經營上,但是否想過,其實它還有其他的用途。譬如,一個疾病在透過大數據之後,可以知道,這項疾病與其他病因有連結。那在下一個病人出現相關連結,便可以提高更多預警,類似於購物籃聯想的概念。自動化價值相當有限,重點是要讓時間變少、累的時候品質不會下降。希望變成 data 的專家,那該如何運用 data 做更好決策或降低風險,就很耐人尋味了。

「保持在上風處,要讓自己的選擇是越來越多的」| 圖片來源:火力創新

缺乏方向感也許會迷惘,但這代表其實你有更多選擇

每個人大概都有迷惘的時候,吳醫師也不例外。做每個決定當然都有迷惘的時候,不管電機、醫學還是復健科。他說迷惘的感覺時常讓人感到害怕,然而從另一面思考也可以代表一件事有更多的可能性。當然,這其中也會有不確定性,但你到底是只用想的,還是去做了?為什麼總是晚上想很多,白天做一樣的事?吳醫師說為什麼會感到迷惘?你要找出原因,並解決它。Hadley Wickham 是紐西蘭的統計學家,他會分很多階段將重點筆記寫下來,建立自己的知識資料庫,並在有需求時可以快速提取,提升生產力。將自己所學的東西作為自己的引用--了解什麼東西可以用?怎麼用?什麼時候用?快速閱讀、快速抓重點、快速提取,利用這樣步驟去安排事情。寫-吸收精華-寫..….,將資訊一筆一筆累積起來,有強大的資料庫,哪怕問題無法解決。

迷惘的理由,只是因為羨慕,所有東西要成功,都是要花時間付出的。

吳醫師分享讓自己成長的方式:「做就對了!不要想太多!」

吳醫師也分享了他自己向前的方法。首先,找出自己有興趣的事情,選擇一個你願意花時間的,再設計出自己的課程,並製訂屬於自己的成長計劃。當然「選擇」就是滿困難的一件事,有位矽谷青年導師 Paul Graham 提到做選擇時要保留在上風處,有些選擇是做了之後未來選擇會越來越多,就算下了決定,也不怕之後沒路。速度適應的能力、對的資訊、先後順序、安排的重要,找對課表是目前每天吳醫師在煩惱的事情。哪些東西對於人生意義更不一樣?每個當下都是最好的狀態,選擇做了之後就去用心體會,要確定找到是不是自己可以無怨無悔的花時間的東西。

說到創新,吳醫師說這經常就發生在跨領域之間。有時候因為其他因素跳到別的領域,專注自己的學習,找出事與事的連結,保持學習的動力,不斷的與過去做連結。舉例來說,一家企業,花時間培養出來的人脈、心態,怎麼利用這些資源……在跨領域在找出連結--自己可以獲得啟發、學習的動力、前後呼應關係找出來。很多事不一定要與以往一刀兩斷,結合跨界領域,也許能創早出新的價值。與過去的自己做連結,可能就找出了屬於自己的亮點。

吳醫師說,人的記憶很短暫,不要猶豫,想那麼多不如起身做,也許我們可以試著當成是一種實驗。興趣真的是可以養成的,重點是在於投入、願意去花時間。他說可以試著去想,什麼東西花了時間不會感到後悔,是讓自己有目標、感興趣。很多事做著做著就變興趣,但是不只是自己做一做而已,可以 share,分享自己的想法,時間長了,累績的成果反而更容易被看見。

什麼是「創新人物誌」?我們在追求什麼?

創新人物誌從規劃製作、故事探索、文字影音等整合資源製作完成。目標推廣資訊化時代下的創新思維與轉折歷程,激發有潛質之青年吸收與進步。從歷經挫折、轉型創新等階段突破在職涯路途上所面臨的困難,邀請你/妳共同參與創新人物與自身的成長。

想分享你的創新轉折與故事嗎?填表單我們會聯繫您
▶️ http://bit.ly/2Vv7P6B

🚩追蹤 ig 帳號:https://reurl.cc/Lby17
🚩訂閱 Youtube 頻道:https://goo.gl/vJszkx
🚩按讚 Faceboook 專頁:https://goo.gl/VwSUT8
🚩搜尋官方網站:https://goo.gl/Ns81dC

Facebook Comments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