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陳彥如
攝 陳敬彥
創新人物誌,全文共長 2300 多字,文字閱讀時間約十五分鐘。適合在一個寧靜的午後、睡前的省思與獨處的時間裡,跟講者做個簡單的閱讀互動。本文附上人物專欄另有專訪影片紀錄提供於原文下方。如果你有完整的半個小時,歡迎搭配茶水、坐在桌前聽聽人物故事,喜歡的話拍個手、留言回饋讓故事發聲。
吳沛燊,畢業於台大醫學系,是一名資料科學家,同時也是個馬拉松、健身的愛好者。從電機系跨進醫學系,後來成為一名台大醫院復健科醫師。又在人生道路上變換跑道,從醫療走進資料科學的世界,因為他發現醫院整理病歷資料的系統繁瑣、耗時,而且都是些細瑣的事情,一旦錯了就必須重新來過,反而沒心力花在照顧病人身上。於是他開始自己寫系統,將醫院的資料自動化。
面對選擇題,需要有個「不會變的理由」可以支撐著我的決定
吳醫師原本選擇的科系是電機系,大二時才轉到醫學系,這中間的理由沒什麼答案,就只是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在那個年紀裡,別人的聲音、別人的建議,大概就是選擇的動力吧!別人怎麼說,就怎麼做。不過因為選擇,後來他發現了一些工作上的好處,「跨領域」這件事情,讓他與純醫學系的同學想法與思考的出發點上有了差異。
走入醫學的領域,真的有些不適應,醫學系需要的是大量記憶,各種名詞、各種病名;電機系則多為推演如何運作,算是邏輯歸納型的,有時候他也會感到有些挫折。不過進入實習後,對於這種總是在「記憶力大考驗」的想法有了些改變。在進入臨床後,實際面對病人問題時,會自動連結學過的片段知識,便能更有效的串起這些記憶,並找出了努力的價值。醫學系的學生,實習、畢業完就直接到了人生選擇的重要關口,被逼著一夕之間成長。吳醫生原本想選擇急診、內外科。在迷茫的時刻,他思考著一件事,什麼東西我確定它不會變?台灣人口結構、老化這件事不會變!所以吳醫師最後選擇了復健科。
Facebook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