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的本質很單純,可能是在自己生活圈中認識新的人,包括學校、職場、活動和朋友的介紹中都會遇見新的人。而在這種形式下,我們會由別人的談吐,衣著,肢體語言去決定要不要跟一個人深交下去。朋友也有分等級,點頭之交大有人在,報告、工作上的伙伴比比皆是,要不要繼續發展下去?靠的是契機和共嗚,合則來不合則去。這種互動模式是再正常不過,或者說是很自然的交友方式。
在網絡交友的普及後,為忙碌的生活帶來了全新的社交方式。當社交的戰場由現實轉移到網絡,好像心底多少會有點顧慮,大概是不知道對方到底在螢幕下是怎樣的人,又可能是因為交友變得太簡單,也要顧慮一些不確定的因素,金錢和感情詐騙的案子在這年頭可不少。但並不是在對網絡交友這一詞套上負面意義或是判了死刑,因為在網絡上找到長久交心對象的也不乏其人。
這大概是因為網絡發展帶來了全新的交友潮流,脫離了以往的相處模式。比起在現實中經營形象,在網上花的時間會更多。因為現在更多人透過網絡看到自己,當然需要多花時間。因而每張照片,每個留言都是經過精挑細選,拍照一分鐘,選圖加上修圖花上數小時的現象已經極為普遍。但也不能歸咎於網絡出現就能解釋這樣的轉變,畢竟單一的論述想必也沒有說服力。社會,文化,習慣和價值觀的改變帶來的影響程度可能更深。
甚麼是寂寞經濟?它又帶了怎樣的消費環境?
現在社會工作時間長,個人空間少,使自己和自己相處的時間更多,時間也被「破碎化」。加上社交上價值觀上的大幅轉變,有很多人的認為單身、自由等才是該追求的價值,這年頭也很常聽人說一個人也過得很好。種種原因下,造就了新的社交關係結構。令到消費市場上多了一批新的顧客。也有人因此發想出很多有趣的產業或是就某產業會對原有的營運方式改變。
在現在淘汰率極高的市場,設計思考成為了產品生存的生機。「以人為本」的理念成為了產品設計時考量的重要指標。當進行思考時不再聚焦在物件的本身,就能打破框架無限延伸,觀察一下這寂寞市場就能得知,不單只有交友軟體、出租情人等和別人互動形式能夠消除我們的寂寞;消費市場上更新興了不少獨自享受的娛樂,像是迷你KTV,電子寵物,一人火鍋等。無論是藉由別人的陪伴,或是多彩多姿的個人生活,都是生產者看準了消費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寂寞、孤獨和追求方便的這些心情。這種發展模式下,除了提供尋找伴侶的平台的想法外,更帶起新的產品行銷方向。個人經濟也是重要的面向之一,無論是非自願或自願,大部份人對於一個人獨處時的生活質素和需求品質也變得更重要。
眼看網絡交友產業的發展速度,看似關係和感情都能夠用金錢交換。回想小時候作文題目,金錢買不到的東西,答案往往都和情感相關。現在察覺當時還是帶著那點的童心和天真。但反觀現在的趨勢,情感上的滿足和物質之間的掛勾似乎難以分割。
「虛幻的」情感真的能夠被買賣嗎?
在馬克斯的《資本論》中將會將商品定義為實質存在的物品,這倒是蠻直觀的想法。然而後來布希亞對於消費社會有了重新的定義,簡短地說,在布希亞的《物體系》下,我們所消費的〝物品〞不單是指其物質性。「也就是說物品必須具有一個外在於它並作為意義指涉的關聯式結構,物品本身被組織為表達這個意義體系的要素」。因而這時後我們消費的不是物件,而是符號。透過人和物件互動關係下得出的結構本身。布希亞用「所有格」的關係去說明人與物之間關係的不同形式,論證了人是如何從物質功能化而得到「非物質性」的東西。因而商品不單只是針對我們看到、摸到的物質,經過符號系統的轉換物質才會被賦與有更多的意義。意思即為不只是肉眼看到的物件才能消費,整個世界的內容都能成為消費的一部份。雖然上述所指的和情感商品並不完全相等,但也足夠證明了情感進入到消費社會的途徑,人能透過商品生產情感。
引用社會學家伊娃·易洛思舉的舉了一個例子,音樂。我們平日聽音樂會產生情緒是很自然的反應,因而透過音樂我們可以製造出我們想要的情緒,不單只有快樂,放鬆這些正面的情緒,也能反之用音樂製造刺激,緊張和害怕的感覺。因而早在1920年時早有人想到在商品中帶來情感而獲利,造就了透過商品的功能性去取得我們想要情感。用物件表達的形式就像是唱片和留聲機。在歷經歲月後,它們的價值和功能也會改變,而且我們主觀地對物件的映射的情感會更多,它們所〝製造〞的情感更會承載了空間,歷史,文化的餘韻。因而有時候我們聽著音樂,閉上眼睛,仿忽由身邊雜亂的房間中抽離,置身在完全不同的時空。藉著切換歌單我們能得到更換我們想要的感受。
因而在上述的例子當中,可以看到生產和消費現在是由消費者一手包辦,利用商品把兩個流程結合在一起了,稱為生產性消費者。對於生活在都市的人,時間比金錢更寶貴,情感上的大量需求也難以藉由以往的交友方式滿足,現在藉由商品的功能能夠自己生產想要的情感。所以現在的社會網絡和網絡交友方式為何能成長速度之快,可能是因為人對情感上需求佔了很大的比重。然而在資本主義之下,我們對這些情感是自主地生產,還是被市場操控,仍然很值得我們去思考。到這裡我們了解到網絡交友背後的脈絡後,下一篇會討論關於現在這麼多的社交方式,是何時潛移默化在我們生活當中。
報導者 the reporter │當寂寞經濟成形、親密關係「無體溫化」,專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