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創新人物誌

人物專訪│無聲與社會對話,曹良賓以攝影藝術創造社會價值│LIGHTBOX

文:謝祖輝
攝:陳森

創新人物誌,全文共長2900多字,文字閱讀時間約十五分鐘。適合在一個寧靜的午後、睡前的省思與獨處的時間裡,跟講者做個簡單的閱讀互動。本文附上人物專欄另有專訪影片紀錄提供於原文下方。如果你有完整的半個小時,歡迎搭配茶水、坐在桌前聽聽人物故事,喜歡的話拍個手、留言回饋讓故事發聲。


「一張照片勝過千言萬語」,陳腔濫調得來卻又是無容置疑。

曹良賓(阿定)是LightBox公共圖書室的創辦人,也是一名藝術攝影家。除此之外仍有其他瑣碎的工作,協助藝術策展,舉辦攝影交流的活動等等。但大部份時間都是留在Lightbox,維持團隊的運作。從前訪到當日專訪,都感受到阿定談話時的魅力。在與阿定真正接觸前我抱著藝術攝影家去定位他的身份,但經過一陣子的交流後,察覺到阿定特別關心社會中的一些結構性問題,讓我當初印象微妙地有所改變。

圖片來源:火力創新

阿定最初接觸攝影的原因與我們大多數人無異,無非是平日記錄一下生活,旅遊時拿起相機拍拍風景。他真正開始對攝影產生興趣與希望精進技巧的理由,是基於在英國唸新聞所的時光。

在當地進行採訪寫稿會因非母語的關係會較為吃力,與母語為英語的其他同學相比難免遜色,大家都會認為是情有可願。然而當年在英經歷了一次反戰遊行的現場拍攝經驗後,同學們帶回去的照片將當時群眾的情緒與訴求表露無遺,而當下他帶回去的照片卻又「不太一樣」,讓他思考為何在同一時間地點拍攝,在作品上卻能有這麼大的差異。

現在當然他找已經找到了答案,阿定說:「即使有很好的觀察能力,學會了技術層次後,你會發現真正推動你精進的地方是對影像素養。這不是與生俱來的能力,是需要學習並掌握的事。」

「藝術攝影」—一種非專業的專業

要把商品、服裝、人像拍得好並不簡單,需要用到專業的技術與工具。但對創作者來說卻難將攝影定義為一種專業的技術。因為他們沒有一個客觀的評論標準,很難說上好壞。要理解作品時還需要了解到背後的創作動機與故事,但弔詭的是在藝術創作上,有時「充滿爭議性」或「反感」的照片反而能引發起大量的討論,這就是眾人會認為是好的作品。

曹良賓《想像之所》展覽│圖片授權:曹良賓

藝術創作包含了很主觀的感情,沒有固定或可以跟循的方向。在學校學習的客觀項目固然重要,但別人教學時也無法準確拿捏出這項「專業」的界線在哪?你需要學會什麼才算是有所掌握?

因此藝術創作是與自己競賽的一場長跑,堅持自己想法也需要一定的決心。

學歷對攝影創作重要嗎?

踏入藝術創作有很多途徑,無論是自學、從工作經驗學習,或是到學校找老師都是好的開始,沒有必然最好的答案。阿定分享了自身的經驗,當時是因為直覺地希望對藝術了解更多,可能是基於對藝術創作了解的不足,或是意識到仍有需要加強的能力。阿定說:「即使在當年無論是心態與作品還未成熟時,也報考了美國的藝術學院驗證自己的想法。」這次的嘗試改變了許多事情,也因此開展了他的紐約生活。

關於這條問題的回答,阿定平淡地道出:「我認為學歷與創作的好壞沒有必然的關係」,不同途徑都有獨一無二的經驗吸收。「在學校學習時你會遇到老師們,同儕們或有著相同興趣的人。然而不論是從老師們經驗的分享,或是人脈資源的建立;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們產生的化學反應,包括當中的一些火花與想法,都是在學校有可能發生的事。」然而學校的四面圍牆並不會是紐約的全部,實際上仍有很多的學習經驗也是在學校外發生。紐約就像是一所沒有圍牆的學校,我們需要的一些文化沖擊、感官上的刺激,都是從「城市的力量」中獲得。

創辦LightBox前的機遇

阿定剛從美國回台灣時並沒有人脈的優勢,要找到了解自己創作理念的人更少,難免使人有點力不從心。但他也有提及自己回來的原因:「雖然認識從事創作的朋友都在美國,而且也很喜歡美國的文化,但歸屬感仍然是他心中首要的感覺。台灣這地方有著從小長大的人與事,因此還是選擇了回來。」

事隔數年重新踏足台灣,攝影創作的資訊仍是很貧瘠,雖然相比起以往的學習情況有好轉,但學生在創作上仍然是很困難。阿定補充:「資訊發達而出現了一個很特別的現象就是,學生不太需要學校,學校反而更需要學生。但即使網絡的資訊很多,它的正確性與客觀性卻沒人能擔保。若想參加坊間課程學習的價格也不是大部份人能負擔得起。」

因此起初從美回來時阿定曾有念頭打算建立自己的網站,把在美國所學的內容與課程整合並翻譯成中文,分享自己的個人學習經歷。但憑著一己之力,最後並無法實現這個網站,但想為台灣創作環境上作出供獻的想法卻開始萌芽。

機緣巧合地在2015年參加了台灣攝影史綱研究計劃,阿定當時負責了馬偕博士的研究。起初他覺得馬偕是一位耳熟能詳的人物,找找資料"應該"不用花費很大的力氣。結果東跑西跑資料卻難以湊齊。意識到身為台灣人去研究自己的歷史都不容易,更何況我們希望國外的人士想要了解台灣。

阿定為我們解釋Lightbox團隊創辦理念│圖片來源:火力創新

與此同時,阿定的攝影集也需要開始籌備,但走遍認識的美術館圖書室,公共圖書室館都很難找到攝影藝術創作的書籍,書本中的資訊也鮮少有更新。因此在他的攝影集中,參考較多的來自是德國、日本等攝影家的國外資源。

雖然國內有很多優秀攝影家的作品,但因沒有系統地收藏,別人很難找到需要的參考資料。當想做研究卻資料四散殘缺,做創作時台灣的東西又找不太到,讓他感嘆到當基建不足時更何談台灣本土脈絡的研究。

Lightbox的雛型,是阿定在與攝影的同好聊天過程中誕生。他提到不少年輕本土創作家常會抱怨「不夠有名,別人不會找你;作品仍很青澀,對方又會說先等個幾年再看。」這樣的循環,實質上對這群年輕創作家的發展沒有得到太大的幫助。在成長的過程中他們需要一個分享作品與得到反饋的平台。 這場對話的結論,他們決定自己舉辦一個小活動先相互了解彼此的作品,而對外只要是有興趣的人都參與。聽到這裡我想或多或少現在Lightbox 「Free to all」的理念早在當時就決定下來。

當這樣的活動持續了一陣子後,阿定便察覺需要一個新的空間,並且也可將上述討論過的問題結合並嘗試著手解決。

Lighbox公共圖書室│圖片授權:Lightbox

阿定也簡單地總結了他為何要創辦這樣的公共圖書室:「抱怨是正常,但動手改變才是出路。」

藝術應如何社會議題連結

阿定說:「我們能理解學術的研究,是一種對知識追求的態度,別人會給予一定的尊重與理解。但談到為藝術而藝術,就像只是沉溺在個人的理想世界,量度的尺度好像微妙地有差異。」阿定提到藝術創作的特質,它通常是非商業利益,而且創作的出發點也很真誠,這也個人需求的驅使,而且是自我實現的形式。從藝術史上就能找到蛛絲馬跡,但在近代這樣的想法卻式微了,也可能是社會上沒有太多的資源允許。

當他們嘗試以藝術切入社會議題時,常會被質疑為何不直接去做社會運動而要搞這些藝術創作。有人自然會覺得做創作的人就是想要來收割,顯得一群想為社會議題出一份力的創作者夾在中間,兩邊都吃力不討好。

Lighbox空間展示│圖片授權:Lightbox

我會想象的是為何他們仍會希望透過藝術形式參與?

阿定說:「藝術實踐是能夠打開平日沒有討論的面向與思考方式,儘管我們用言語,口號宣傳得再多,聽者都開始感覺有點膩。雖然這些運動仍扮演了主導的角色,但我們亦需要多元的表達方式呈現。當我們將同樣的議題帶進美術館,它能觸及到不同的人,並跳脫於新聞媒體的局限。」

現在面對新聞媒體的內容我們都不能盡信,我們也需要抱著額外的批判去思考它的真實性。但進入到美術館,在沒有防備下與這些作品相遇,可能會在想法上發展出不一樣的開端。雖然要創造出人們踏進這些地方的機會也不是容易的事,但當藝術創作與社會議題結合時,這些作品帶來的張力是驚艷的。

對從事攝影藝術創作的年青人們的小總結

藝術創作在旁人眼光總是充滿神秘色彩的領域,像是只能意會不能言傳。但它確實不是一條容易走的路,你會遇到有很多的結構性問題,文化資本、機遇、金錢都是會面臨的困境。 然而外在因素很多,但自我價值並不是別人能夠主觀或客觀地評論好壞,這些意見都可以作為參考但不會是標準答案。

最後希望阿定給年青的創作朋友的一句話:「創作的年青朋友們要知道你最在乎是甚麼,認真生活並實踐就是一種貢獻。」

什麼是「創新人物誌」?我們在追求什麼?

「創新人物誌」藉由數位化技能,從規劃、製作、故事、包裝等整合來製作完成。目的要推廣各色人物歷程,來激發有潛質之青年吸收與進步。以失敗、挫折、轉型等職涯與目標路途上所面臨的困難作契機,邀請你/妳共同參與這場成長改革的硝煙! 如果喜歡我們,也歡迎來到火力創新實驗室幫我們按個讚 👍! 或是在臉書粉絲團上進行互動,我們都熱情的歡迎您 🔥 🔥 🔥

想分享你的創新轉折與故事嗎?填表單我們會聯繫您
▶️ http://bit.ly/2Vv7P6B

🚩追蹤 ig 帳號:https://reurl.cc/Lby17
🚩訂閱 Youtube 頻道:https://goo.gl/vJszkx
🚩按讚 Faceboook 專頁:https://goo.gl/VwSUT8
🚩搜尋官方網站:https://goo.gl/Ns81dC
Facebook Comments
火力創新

View Comments

Recent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