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陳彥如
攝 陳敬彥
創新人物誌,全文共長 2100 多字,文字閱讀時間約十五分鐘。適合在一個寧靜的午後、睡前的省思與獨處的時間裡,跟講者做個簡單的閱讀互動。本文附上人物專欄另有專訪影片紀錄提供於原文下方。如果你有完整的半個小時,歡迎搭配茶水、坐在桌前聽聽人物故事,喜歡的話拍個手、留言回饋讓故事發聲。
黃偉翔,以「技職」發展出生涯的「斜槓」:獨立記者、議題工作者、NPO執行長、廣播電台主持人、行政院青年諮詢委員。從2014年底創辦獨立媒體《技職3.0》,透過報導為技職發聲,希望翻轉台灣社會對技職的看法,到2018年初創立非營利組織「Skills for U(國際技能發展協會)」,與多位國際技能競賽選手推廣「用技能與社會對話」理念。
對於技職教育的認知,大多數人會認為不就是整天都在實作,不會讀書的孩子。不過偉翔在一開始就提到「技職教育」正確的觀點,他們真正學習的是如何把技能應用在實際面上,強調不只是知識上,而是從想法到落實。他也提到五專四技科大,以“數學”科目“木工科“為例,數學的角度、三角函數等等如何幫助木工作業,而這個例子,也正體現出了技職學校和一班學校最大的差別。或許你會好奇,既然這之中有這麼大的橫溝,那究竟該如何去彌補呢?偉翔說,從以前到現在,加總起來有許許多多的因素,像是少子化、家庭環境、外在價值觀的、社會環境的衝擊,而這些阻力其實到現在也都沒有消失,即便現在已經有所改善,但人們不能只靠口號,要進到體制面、升學制度、群科班級等等。真正踏進更深入的層面,才是能夠改變技職教育本質的辦法。
對於許多人來說,一個人的名號跟身份都是人生中不斷在追求的。但偉翔說這些根本不是重點,而是個人本身有沒有真正對於想要關心的議題,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並主動參與整個生態系,最後掌握度要夠高,偉翔把這稱為『扎實的基本功』。
在媒體或法律層面也是偉翔去達到自己目標的一個方法。這之中其實分成了兩種,一個是「你看見了什麼」,第二個是「媒體的作用」。他談起自己以前在台北南陽街教書的一些往事,那時許多人對於高職要升科技大學的認知還不夠成熟,常常發生家長或是長輩對於技職的觀感不佳,加上家庭環境清寒、單親等等因素,導致孩子也變得沒有自信,成長過程往往都是打工、翹課、最後背學貸的惡性循環。
偉翔說,當時有一個非常明顯的例子,能看出社會對於資源分配上的差別,就是台大電機系和台科大電機系,這當中的資源差異可說是相當的大,明明同樣是兩個體系的第一志願,但是教育的資源和經費卻是天差地別的,而參與媒體和寫作的契機,正是當時受到教授的影響。『一支筆可以改變社會』如此簡而有力的話,讓偉翔決定用新聞和文字去實現改變社會、揭發不公義的行動,一直持續到今天,而這也能說是創立技職3.0的重要原因之一。
他說,獨立記者的優點是不受限於公司體制,可以自由地的去報導自己關心的議題,以及更值得社會大眾關注的層面。除了自己找經費,挖掘議題,投身於技職的生態圈不斷地鑽研,偉翔希望不只是讓大眾看見,或是報導文章有點擊率而已,他更希望內容的質量與心意能夠真正影響到某些族群,形容他們為「key person」,而這些族群正是對於技職教育擁有全力支持並願意付出心力的人。
除此之外,在奧運國手與技職國手上待遇也有非常明顯的落差;另外是發生在亞運國手遊街的事情,偉翔當時去行政院提案,希望能夠讓技職國手也有遊行的同等待遇。除了爭取類似的權益之外,偉翔把技職的重點放在如何把技能跟社會做結合,像是台中家商的學生,如何在服裝設計上應用並拿去義賣,多餘的錢能夠幫助社會,他說這個就是很棒的結合。
提到 Skills for u ,重點就在於技能如何被看見,用很酷的方式被看見,與技職3.0的嚴肅面向就是完全不同了。這些國手一起為這件事情努力,透過各個不同領域的技職同伴去創造 Skills for u 這個平台的形象,實際面則是由本地的選手,到當初畢業的學校做演講,還有藉由社會創新的結合,像是油漆國手在 101 大樓上做的動畫來宣傳技職的理念,並且在不同組織不同專業作結盟更能發展源源不絕的人才與產能。對目前的 Skills for u 來說,偉翔提到「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一個社會要永續發展,有很多的面向要看,有很多的議題正在發生,而這些社會上擁有技能的人,能不能合作並產生社會議題的解決方案,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而 Skills for u 目前在做的事,他說會先「協助老師成長」,也就是先影響領頭的人,再去影響下面的學生,最後就能去發展更多互相協助並成長的課程或活動。
在事業方面,偉翔希望一個人不需要太多的工作,而是這些工作必須要有連結,即便是少樣也能夠鑽研到更深更廣的面向,而不是落的什麼都沾一點,最後都沒有競爭力的處境。教育廣播電台主持人、青年執行會委員、獨立媒體,偉翔謙虛地說自己只有三個專業,但它們都是有關技職教育的學術和專業,再來慢慢地提升到如今能夠互相結合運用,發展出更多面向的他,對此還是非常自豪的。
而非營利組織一開始面臨的當然就是錢,募不到款對於他們來說,很容易有想要放棄的念頭,但偉翔和夥伴總是覺得任何事情都要長遠來看,一件事情能夠深深影響到一群人,他稱為「Social impact」,只要能夠知道自己能豐富很多人、幫助到很多人,苦過來的就都值得了。對於家人,偉翔也說需要很坦白地溝通,把自己想要的都說清楚,到最後成功與否,都需要自己承擔,他們能給你的支持,就是「肯定」,而在這過程當中,自己內心會有一把尺,必須先誠實面對自己,才能對得起別人的質問,自我價值也就是在慢慢地成長當中,漸漸形成未來輪廓。回到技職上,偉翔說這不是想著要怎麼用技能賺錢而已,而是怎麼扮演自己的角色並回饋社會,說到願景,他強調,了解自己生存的意義,展現自己的存在感,充滿自信,就是如此吧。
創新人物誌從規劃製作、故事探索、文字影音等整合資源製作完成。目標推廣資訊化時代下的創新思維與轉折歷程,激發有潛質之青年吸收與進步。從歷經挫折、轉型創新等階段突破在職涯路途上所面臨的困難,邀請你/妳共同參與創新人物與自身的成長。
想分享你的創新轉折與故事嗎?填表單我們會聯繫您
▶️ http://bit.ly/2Vv7P6B
🚩追蹤 ig 帳號:https://reurl.cc/Lby17
🚩訂閱 Youtube 頻道:https://goo.gl/vJszkx
🚩按讚 Faceboook 專頁:https://goo.gl/VwSUT8
🚩搜尋官方網站:https://goo.gl/Ns81dC